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公司破产清算终结后三年内:债权人如何追回财产?

时间:2025-08-27 11:08:34 来源: 作者:

   公司破产清算终结后三年内:债权人如何追回财产?

  公司破产清算终结后,许多债权人误以为债务已彻底“了结”,实则法律为此设定了特定追索期。2025年《企业破产法》修订后,明确规定破产程序终结后三年内,债权人仍可主张权利。本文结合最新司法实践,系统解析清算终结后的法律后果与追索机制。

  一、清算终结后的法律状态

  1. 法人资格的消灭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21条,破产程序终结后,管理人应持法院裁定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注销完成即意味着公司法律主体资格彻底消灭,不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实务要点

  公司注销后,其合同权利义务由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确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自动终止。

  股东无需再以个人财产承担公司债务,但存在例外情形(如后文所述)。

  2. 三年追索期的法律依据

  根据2025年《企业破产法》第123条:

  “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三年内,债权人发现有依照本法规定应当追回的财产或者有应当供分配的其他财产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进行追加分配。”

  案例参考

  在2025年浙江某制造企业破产案中,债权人发现管理人未及时处置境外资产,法院依法启动追加分配程序,最终债权人获得额外15%的清偿。

  二、三年追索期的适用情形

  1. 可追索财产的范围

  隐匿或转移的财产:如股东将公司资金转入个人账户、虚构债务转移资产等。

  未纳入清算的财产:如境外资产、未公示的应收账款等。

  后续发现的财产:如清算后新发现的土地使用权、股权投资等。

  数据支撑

  2025年1-8月,全国法院受理破产财产追加分配案件2300余件,涉及金额超120亿元。

  2. 追索权的行使主体

  债权人:需在发现可追索财产后及时向法院提出申请。

  管理人:若发现财产线索,应主动向法院报告并启动追加分配。

  案例参考

  在2025年广东某贸易公司破产案中,管理人通过审计发现股东抽逃资金200万元,法院依法追回并纳入分配。

  三、例外情形与特殊处理

  1. 诉讼时效的中断与延长

  中断情形:债权人向法院主张权利、管理人采取保全措施等,可中断三年追索期。

  延长情形:若存在重大恶意行为(如伪造财务账簿),经法院同意可延长追索期至五年。

  法律条文

  “因债务人隐匿财产、虚假破产等行为导致财产损失的,债权人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后五年内主张权利。”(《企业破产法》第124条)

  2. 股东责任的延伸

  若股东存在以下行为,需在追索期内承担连带责任:

  抽逃出资:未缴足出资或抽逃资金,需在未缴本息范围内赔偿。

  财产混同: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混用,如共用银行账户。

  虚假清算:伪造清算报告骗取注销登记。

  案例参考

  在2025年福建长乐某征信公司破产案中,法定代表人将公司资金转入个人账户,被法院判决在抽逃资金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四、债权人的操作建议

  1. 证据收集与保存

  财务审计:要求管理人提供清算报告、财产清单及审计报告。

  线索挖掘:关注企业关联交易、境外资产、未公示债权等。

  2. 法律程序启动

  申请追加分配: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附财产线索及证据材料。

  参与听证:法院将组织债权人听证,确认财产性质及分配方案。

  3. 刑事责任追究

  若发现股东、管理人涉嫌犯罪(如妨害清算罪),可向公安机关举报,依据《刑法》第162条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2025年《企业破产法》修订后,清算终结后的三年追索期为债权人提供了最后救济渠道。债权人需积极行使权利,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利益;而股东及管理人则应严格遵守清算程序,避免因违法行为承担额外责任。

上一篇: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债务承担:2025年股东责任边界全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