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外观专利侵权认定与取证全流程解析:2025年最新法律标准与实务指南

时间:2025-05-13 10:06:04 来源: 作者:

   外观专利侵权认定与取证全流程解析:2025年最新法律标准与实务指南

  ——从侵权判定到证据固定的法律实务操作

  一、外观专利侵权认定的法律标准

  1. 侵权认定的核心原则

  根据《专利法》第64条及2025年最新司法解释,外观专利侵权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整体视觉效果相同或近似:将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的整体视觉效果进行对比,包括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组合。若两者在整体视觉上无实质性差异,可能构成侵权;

  易使普通消费者混淆:以普通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为标准,判断是否容易导致混淆。普通消费者在购买时通常不会对产品细节进行仔细比对,而是基于整体视觉效果作出判断;

  设计特征相似性:重点关注专利产品的独特设计特征,若被控侵权产品模仿了这些特征,且达到容易引起混淆的程度,则可能构成侵权。

  2. 侵权认定的具体步骤

  对比对象:将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的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进行对比;

  相似性判断:从整体观察、综合判断,不能仅对比局部设计;

  排除惯常设计:若被控侵权产品仅包含由产品功能决定的设计或对整体视觉效果影响不大的惯常设计,则不构成侵权;

  产品种类相同或类似: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须属于相同或类似种类,判断时参考产品的用途。

  3.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某手机厂商在产品上使用与专利产品高度相似的外观,法院认为两者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实质性差异,且普通消费者难以区分,因此认定构成侵权;

  案例2:某家具厂商对专利产品的局部设计进行了微调,但整体视觉效果仍与专利产品相似,法院认为这种微调不足以避免混淆,因此认定构成侵权。

  二、外观专利侵权取证的法律标准

  1. 取证的基本原则

  及时性:发现侵权行为后,应尽快取证,防止证据灭失;

  合法性:取证方式应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完整性:证据应能够全面反映侵权事实,包括侵权产品、销售渠道、侵权行为等。

  2. 取证的具体方法

  实物证据

  购买侵权产品并保留实物及其包装,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

  对侵权产品进行拍照或录像,清晰展示其外观特征;

  保存购买凭证,如发票、收据等,明确购买时间、地点和产品信息。

  网络证据

  对侵权产品在网络平台上的销售页面进行截图保存,包括产品图片、描述、销售数量、评价等信息;

  通过公证机关对网络证据进行公证,增强证据的法律效力。

  销售渠道证据

  调查侵权产品的销售渠道,如经销商、零售商等;

  收集与销售渠道相关的证据,如销售合同、发货单、物流信息等。

  证人证言

  如果有了解侵权情况的证人,如消费者、业内人士等,可以请求他们提供证言;

  证人证言应包括证人的身份信息、与案件的关系、所了解的侵权情况等内容,并由证人签字确认。

  3. 取证中的注意事项

  证据保全:在取证过程中,如发现侵权产品可能被销毁或转移,应及时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

  公证取证:对于网络证据等易灭失的证据,建议通过公证机关进行公证,以增强证据的法律效力;

  专业协助:在取证过程中,如遇到技术难题或法律问题,可委托专业律师或专利代理机构协助取证。

  三、外观专利侵权认定与取证的实务建议

  1. 企业合规建议

  建立专利监测机制:定期监测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及时发现潜在的侵权行为;

  完善专利布局:通过申请多项相关专利,形成专利保护网,提高侵权认定的难度;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专利保护的意识,防止内部人员泄露专利信息或参与侵权行为。

  2. 权利人维权建议

  及时固定证据: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应立即采取取证措施,防止证据灭失;

  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和自身需求,选择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维权途径;

  合理计算赔偿数额:在维权过程中,应合理计算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以便在诉讼中主张赔偿。

上一篇:专利侵权纠纷举证责任:从“谁主张谁举证”到特殊情形的倒置规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