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股东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责任与职务侵占共有财产的后果

时间:2025-05-22 14:51:53 来源: 作者:

   股东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责任与职务侵占共有财产的后果

  一、股东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股东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具体法律责任如下:

  刑事责任

  构成要件:股东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行为人系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侵占行为;

  非法占有公司财物数额较大(一般以三万元为起刑点);

  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量刑标准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二十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三百万元以上),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民事责任

  财产返还:公司有权要求侵占股东返还被侵占的财产及孳息;

  损害赔偿:侵占股东需赔偿公司因侵占行为遭受的全部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与可得利益损失;

  连带责任:若侵占行为涉及协助者(如协助抽逃出资的董事、高管),协助者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行政责任

  市场监管部门可对侵占股东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公司登记机关可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款。

  二、股东职务侵占共有财产的特殊情形

  当股东侵占的财产涉及公司与其他主体的共有财产时,法律责任将进一步加重:

  法律性质认定

  共有财产的侵占行为同时违反《民法典》物权编与《刑法》职务侵占罪的规定,构成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的竞合;

  侵占行为可能触发《公司法》第二十条关于股东滥用权利的禁止性规定,需承担赔偿责任。

  责任承担方式

  刑事责任:侵占共有财产的行为将作为加重情节,在量刑时予以从重处罚;

  民事责任:侵占股东需向共有权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共有财产的损失及因侵占行为导致的其他损失;

  行政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对侵占股东处以更严厉的行政处罚。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某公司股东A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与合作方B共同所有的研发成果擅自转让给第三方C,获利五百万元。公司与合作方B发现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起民事诉讼。

  司法处理

  法院认定A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侵占数额特别巨大,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

  法院同时判决A向公司与合作方B连带赔偿损失五百万元及孳息;

  市场监管部门吊销A所在公司的营业执照。

  三、法律启示与建议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审计机制,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对重要决策进行投票表决,避免个别股东的过度干涉。

  加强股东法治教育

  定期对股东进行法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股东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违反规定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及时固定证据

  公司发现股东侵占行为后,应及时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如财务报表、交易记录、监控录像等;

  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因证据不足导致维权失败。

上一篇:公司亏损时股份转让的法律实务与股东财产混同认定标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