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建设单位如何单方面解除施工合同?2025年最新法律程序与实务指引

时间:2025-08-28 15:35:37 来源: 作者:

   建设单位如何单方面解除施工合同?2025年最新法律程序与实务指引

  建设单位单方面解除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领域的重大决策,需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并具备充分依据。2025年《民法典》及最高法司法解释对合同解除的条件、程序及法律后果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结合典型案例与法律条文,系统解析建设单位单方面解除施工合同的合法路径与实务操作要点。

  一、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

  1. 合同约定解除权

  根据《民法典》第562条,若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解除条件(如工期延误超过30日、质量不合格且拒不修复等),建设单位在条件成就时可单方面解除合同。

  典型案例

  在2025年江苏某商业综合体案中,施工合同约定“工期延误超过15日,建设单位有权解除合同”。施工方因资金链断裂延误工期20日,建设单位依约解除合同并获法院支持。

  2. 法定解除权

  根据《民法典》第563条,建设单位可在以下情形下单方面解除合同:

  施工方严重违约:如工期延误导致项目无法按期竣工、质量不合格且拒不修复、擅自变更设计导致重大变更等。

  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工程无法继续施工,且双方无法达成补充协议。

  施工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如施工方停工超过30日且未提供合理理由。

  案例

  在2025年浙江某地铁项目案中,施工方因资金链断裂停工45日,且未提供复工计划,建设单位依法解除合同并获法院支持。

  二、单方面解除合同的程序要求

  1. 通知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565条,建设单位解除合同需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方,通知自到达施工方时生效。若施工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实务建议

  通知应明确解除合同的依据(合同条款或法律规定)、解除时间及后续处理要求(如已完工程结算、损失赔偿等)。

  通知应通过EMS、公证送达等方式留存证据,避免口说无凭。

  2. 证据固定

  建设单位需在解除合同前固定以下证据:

  违约证据:如工期延误的监理日志、质量不合格的检测报告、擅自变更设计的图纸对比等。

  通知证据:如解除合同通知书的送达回证、公证文书等。

  损失证据:如因工期延误导致的商品房销售延迟收益、重新招标费用等。

  案例

  在深圳某住宅项目案中,建设单位通过公证送达解除合同通知书,并提交监理日志证明施工方工期延误,法院认定解除行为合法有效。

  三、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

  1. 已完工程结算

  根据《民法典》第566条,合同解除后,建设单位需对施工方已完成的工程部分进行结算,结算范围包括:

  已完工程价款:按合同约定或市场价计算。

  材料设备费用:已采购但未使用的材料设备,按合同约定或市场价补偿。

  损失赔偿:包括施工方撤离现场的费用、临时设施的损失等。

  案例

  在北京某酒店装修案中,合同解除后,建设单位按合同约定支付已完工程价款的85%,并补偿施工方临时设施损失。

  2. 违约责任承担

  若合同解除因施工方违约所致,建设单位可要求施工方赔偿以下损失:

  直接损失:如重新招标费用、工期延误导致的租金损失等。

  间接损失:如商品房销售延迟收益、预期利润损失等。

  违约金:若合同约定违约金,建设单位可主张违约金或实际损失赔偿中的较高者。

  案例

  在上海某写字楼案中,施工方因质量问题导致合同解除,法院判决施工方赔偿建设单位重新招标费用及预期利润损失共计1200万元。

  四、实务操作建议与风险防范

  1. 对建设单位的建议

  完善合同条款: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解除条件、通知方式、结算规则等,避免条款模糊导致争议。

  及时固定证据:通过监理日志、检测报告、公证送达等方式固定违约证据及通知证据。

  合理选择救济路径:若施工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及时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2. 对施工方的建议

  积极应对解除通知:收到解除合同通知后,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避免矛盾激化。

  参与结算与鉴定:对建设单位主张的已完工程价款及损失赔偿,申请重新鉴定或提供反证。

  五、2025年新规亮点与启示

  电子证据效力提升:微信记录、邮件等可作为证明违约行为及通知送达的证据。

  举证责任倒置:在合同解除争议中,施工方需自证其违约行为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

  跨境工程纠纷:明确境外施工方违约时,建设单位解除合同的法律适用与证据认可规则。

  典型案例

  在2025年厦门某跨国工程案中,建设单位通过电子证据成功证明施工方工期延误,法院支持其解除合同请求。

  结语

  建设单位单方面解除施工合同需具备法定条件并遵循法定程序。通过完善证据固定、合同条款设计及合理选择救济路径,建设单位可合法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失赔偿。施工方则需积极应对解除通知并参与结算程序,以维护自身权益。

上一篇:建筑企业合同纠纷如何解决?2025年法律程序与实务指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