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直播公司倒闭后,主播的法律责任与救济路径深度解析

时间:2025-04-07 11:40:32 来源: 作者:

   直播公司倒闭后,主播的法律责任与救济路径深度解析

  一、直播公司倒闭后主播的法律地位

  (一)主播与公司关系的法律定性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主播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性质决定其法律地位:

  劳动合同:若主播接受公司管理、按月领取工资,双方构成劳动关系。具体表现为公司制定考勤制度、提供培训、支付固定薪酬等。

  合作协议:若主播自主决定工作时间、地点,按收益比例分成,双方构成民事合作关系。此类协议通常明确双方为“合作伙伴”,不设考勤、不提供底薪。

  典型案例

  在某MCN机构破产案中,主播甲与公司签订《独家合作协议》,约定“双方为平等合作关系,甲方不设考勤制度”。但实际履行中,公司要求甲每日直播4小时,并对其直播内容进行审核。法院最终认定双方构成事实劳动关系,支持甲主张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

  (二)公司倒闭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十八条,管理人自破产申请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未通知继续履行合同的,视为解除合同。

  法律后果

  劳动关系: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若未依法缴纳社保,主播可要求补缴。

  合作关系:双方按合同约定结算收益,公司破产不影响已履行部分的效力。若合同约定违约金,主播需按约定承担责任。

  二、主播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违约责任

  若主播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如擅自停播、违反竞业限制),需承担违约责任。

  实务要点

  违约行为认定:需结合合同条款及实际履行情况综合判断。例如,若合同约定“每月直播不少于20天”,主播实际直播15天,需承担违约责任。

  损失赔偿范围:限于公司实际损失,不得超过合同约定违约金。若公司无法证明实际损失,法院可能酌情调减违约金。

  典型案例

  在某直播公司破产案中,主播乙与公司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离职后1年内不得在同类平台直播”。乙离职后3个月即加入竞争对手公司,被原公司起诉。法院判决乙支付违约金20万元(合同约定50万元)。

  (二)债务连带责任

  若主播与公司存在财产混同、人格混同(如个人账户收取公司款项),可能被法院判决承担连带责任。

  实务要点

  财产混同:个人账户与公司账户混用,导致公司财产无法独立。

  人格混同:公司决策受个人意志主导,缺乏独立法人意志。

  典型案例

  在某直播公司破产案中,主播丙通过个人账户收取粉丝打赏款,未纳入公司财务。公司倒闭后,债权人起诉丙要求承担连带责任。法院查明丙账户中有80%款项未用于公司经营,判决丙对公司100万元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三、主播的权利救济路径

  (一)劳动权益保障

  工资追偿: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职工工资属于优先清偿债权。主播需通过管理人申报工资债权,并提供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证据。

  社保补缴:主播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公司补缴欠缴社保。若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主播可申请社保部门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支付。

  经济补偿:公司需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公司未依法支付,主播可申请劳动仲裁。

  实务建议

  保留工作证据: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工作邮件等。

  及时申报债权:通过管理人申报劳动债权,参与债权人会议,监督破产财产分配。

  (二)合作收益分配

  收益结算:主播可要求管理人提供财务账簿,确认未结算收益。若管理人拒绝提供,主播可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分成比例:按合同约定比例分配直播收益。若合同约定不明,可参照行业惯例(如五五分成)。

  道具返还:若主播购买了公司道具,可要求按剩余价值折价返还。需提供购买凭证及道具现状证明。

  典型案例

  在某游戏直播公司破产案中,主播丁与公司约定五五分成。公司倒闭后,丁通过审计确认未结算收益为50万元,并提供直播数据证明道具价值10万元。法院最终判决公司支付丁60万元。

  四、风险防范与行业规范

  (一)主播风险防范

  合同审查:签订合同前,仔细审查条款,明确劳动关系或合作关系。避免签订“阴阳合同”(如表面为合作协议,实际为劳动合同)。

  财务独立:避免使用个人账户收取公司款项,确保公司财产独立。

  证据保存:定期保存工作记录、沟通记录、财务凭证等,以备维权需要。

  (二)行业规范建议

  合同模板统一:行业协会可制定标准合同模板,明确劳动关系与合作关系的区分标准,减少纠纷。

  财务监管:直播平台可要求公司定期提交财务报告,确保主播收益透明。

  信用评价:建立主播与公司的信用评价体系,对违约行为进行公示,约束双方行为。

  (三)司法保障机制

  破产审判专业化:法院应设立破产审判庭,提升破产案件审理效率,保障劳动者权益。

  府院联动机制:加强与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解决破产企业税务注销、信用修复等问题。

  破产援助资金:设立专项资金,保障无产可破案件的顺利推进,确保劳动者工资优先清偿。

  结语

  直播公司倒闭后,主播的法律责任与救济路径涉及合同履行、劳动权益、债务追偿等多方面问题。主播需明确自身法律地位,积极行使权利;管理人应依法履职,保障破产程序公开透明;司法机关需完善配套机制,提升破产审判质效。唯有各方协同配合,方能实现破产法律制度保护劳动者、挽救困境企业的立法宗旨。

上一篇:企业破产债权申报全流程解析:转债清偿规则与实务操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