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赔偿规则与计算标准

时间:2025-04-30 14:59:22 来源: 作者:

   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赔偿规则与计算标准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规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四十八条及第八十七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规则如下:

  (一)用人单位合法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协商一致解除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致。例如,劳动者工作10年,月工资1.2万元,用人单位需支付12万元经济补偿(10个月×1.2万元)。

  劳动者存在法定过错解除

  若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法定情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赔偿金。

  (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

  赔偿金计算规则

  赔偿金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例如,劳动者工作8年,月工资2万元,用人单位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32万元(8个月×2万元×2倍)。

  高收入者上限规定: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经济补偿标准按三倍计算,且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例如,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5万元,劳动者月工资为6万元,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时,经济补偿标准按4.5万元计算,赔偿金为108万元(4.5万元×12个月×2倍)。

  特殊情形下的赔偿规则

  医疗期满解除:若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及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患重病加50%,患绝症加100%)。

  客观情况重大变化解除:若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企业搬迁、业务转型),用人单位需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合同内容,协商不成的,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赔偿计算的实务要点

  赔偿金的支付条件

  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劳动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

  赔偿金与经济补偿的关系

  赔偿金与经济补偿不可兼得。若用人单位已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主张赔偿金的,法院不予支持。

  证据留存与维权路径

  核心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记录(如邮件、短信)。

  维权流程

  协商:与用人单位友好沟通,明确赔偿金额及支付方式;

  投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交证据材料,要求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仲裁与诉讼:若协商、投诉无果,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主张赔偿金;对仲裁结果不服的,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结语

  在劳动关系中,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解除赔偿规则存在本质差异。劳务合同以“意思自治”为原则,需结合合同约定及实际损失确定赔偿金额;劳动合同则受《劳动合同法》调整,存在法定经济补偿或赔偿金制度。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用人单位需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避免因违法解除引发高额赔偿。劳动者需了解自身权益,在合同解除时留存关键证据,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护合法权益。唯有在法治框架内实现权利义务的动态平衡,方能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生态。

上一篇:劳务合同解除是否需赔偿?劳动合同补偿金额标准全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