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员工权益如何保障?

时间:2025-04-30 15:09:52 来源: 作者:

   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员工权益如何保障?

  一、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法律责任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及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法律责任如下:

  (一)行政责任与补缴义务

  责令限期改正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限期补缴应缴未缴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例如,某企业未足额缴纳2024年度工伤保险费10万元,逾期30日未补缴,需额外支付滞纳金1500元(10万元×0.05%×30日)。

  行政处罚

  若用人单位逾期仍未补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例如,企业欠缴工伤保险费50万元,拒不补缴的,可能面临50万元至150万元的罚款。

  (二)对员工的赔偿责任

  工伤保险待遇差额赔偿

  若因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导致员工工伤保险待遇降低,单位需赔偿差额部分。例如,员工月工资为1.5万元,但单位仅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3000元缴纳工伤保险费,员工因工伤被鉴定为八级伤残,工伤保险基金仅按3000元基数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4万元(3000元×8个月),单位需补足差额9.6万元(1.5万元×8个月-2.4万元)。

  新发生费用的支付责任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补缴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新发生的工伤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辅助器具配置费用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补缴前已发生的费用仍由单位承担。

  (三)特殊情形下的赔偿责任

  未参保期间的赔偿责任

  若用人单位未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员工发生工伤的,用人单位需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付全部费用。例如,员工因工伤需住院治疗,产生医疗费10万元、停工留薪期工资6万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2万元,用人单位需全额支付28万元。

  瞒报工资总额的赔偿责任

  若用人单位故意瞒报员工工资总额以降低缴费基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同时,单位需赔偿员工因瞒报导致的工伤保险待遇差额。

  二、员工维权路径与实务操作

  (一)协商与投诉

  内部协商

  员工可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费记录等证据,与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或负责人协商补缴事宜,明确告知未足额缴纳的法律后果。

  行政投诉

  若协商无果,员工可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提交书面投诉材料及证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6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书面告知投诉人。

  (二)劳动仲裁与诉讼

  申请劳动仲裁

  员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差额、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费用。仲裁时效为1年,自员工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提起诉讼

  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员工可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司法解释,判决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三)证据留存与赔偿计算

  核心证据

  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费记录、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医疗费发票、护理费凭证等。

  赔偿项目与标准

  医疗费:凭医疗机构出具的票据据实结算;

  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福利待遇支付,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伤残等级支付,如八级伤残为11个月本人工资;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标准,如江苏省规定,八级伤残分别为8万元、3.5万元。

上一篇: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赔偿规则与计算标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