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破产程序中的诉讼时效:法律规则与实务操作指南

时间:2025-08-05 11:36:41 来源: 作者:

   破产程序中的诉讼时效:法律规则与实务操作指南

  一、诉讼时效的法律框架与核心规则

  根据2025年最新《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破产程序中的诉讼时效遵循以下核心规则:

  (一)诉讼时效的基本规定

  时效期间

  一般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最长保护期: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经权利人申请延长。

  时效中断

  中断事由: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行为,均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中断后重新计算时效期间。

  破产程序中的特殊规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管理人承认债务、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行为,均视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

  (二)破产程序中的特殊时效规则

  主债权与抵押权的时效联动

  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九条,抵押权人应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抵押权,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实务要点:主债权的诉讼时效中断或延长,抵押权的行使期限随之中断或延长。例如,债权人申报债权导致主债权诉讼时效中断,抵押权的行使期限也相应中断。

  破产程序中的时效中止

  中止事由: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法定障碍(如权利人被限制人身自由、法定代理人死亡等)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破产程序的影响:企业破产本身不属于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但破产程序中的特定行为(如债权申报、诉讼中止等)可能影响诉讼时效的进行。

  二、典型案例分析:吉盛公司诉天地人公司抵押权纠纷案

  (一)案情简介

  吉盛公司对天地人公司享有主债权,并就该债权设定了抵押权。后天地人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吉盛公司未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抵押权。破产程序终结后,吉盛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

  (二)裁判要点

  时效丧失:法院认定,吉盛公司未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内行使抵押权,尽管主债权已进入执行程序,仍丧失优先受偿权。

  主动行权要求:抵押权人需在破产程序中及时申报债权并明确主张抵押权,避免因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丧失。

  (三)实务启示

  抵押权人的应对策略

  时效管理:制作主债权诉讼时效台账,记录申报债权、起诉等中断事由。

  权利主张:在破产程序启动后,立即向管理人提交抵押权证明文件,并主张优先受偿。

  管理人的审查义务

  时效核查:核对主债权诉讼时效是否中断及剩余期限,对超期主张的抵押权不予确认。

  风险提示: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中,对超期抵押权进行特别说明,避免后续争议。

  三、2025年最新政策动态与实务建议

  (一)立法修订要点

  《企业破产法(修订草案)》

  时效中断的明确:规定破产程序中的债权申报、管理人承认债务等行为,视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

  管理人责任:明确管理人未审查抵押权时效的法律责任,提升程序规范性。

  跨境破产协作

  时效认定:在跨境破产案件中,抵押权时效认定参照主债权所在国的法律,但优先适用法院地法(《企业破产法》第五条)。

  (二)实务操作指引

  抵押权人视角

  提前规划:在债务人出现财务危机时,及时起诉并申请财产保全,避免破产程序启动后被动。

  补充申报:如错过首次债权申报,可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此前已分配的财产不再补充分配。

  管理人视角

  建立时效台账:记录每笔抵押债权的主债权诉讼时效起止日期、中断事由。

  风险提示: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中,对超期抵押权进行特别说明,避免后续争议。

  结语

  破产程序中的诉讼时效是法律对效率与公平的平衡。2025年最新司法实践表明,抵押权人需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内主动行权,否则将丧失优先受偿权。管理人应依法审查抵押权时效,确保财产分配的合法性与公正性。各方主体应充分利用法律规则,在破产程序中实现债权最大化保护与资源高效配置。

上一篇:上市公司破产程序全流程解析:从申请到终结的法律路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